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食用油作为日常烹饪的重要原料,其品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在食用油检测领域取得了突破,成功研发出基于低场磁共振的食用油快检系统,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工具。
现有检测方法局限性
食用油作为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然而由于利益驱动,食用油中存在掺伪、掺劣、地沟油回流餐桌等现象,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对食用油品质进行有效检测和监控,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重要工作。为了有效监管食用油,防止劣质油和地沟油流入市场,工商、海关等监管部门对食用油检测需求巨大。
目前食用油检测方法主要有电导率法、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这些方法在便携性、准确性和检测效率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现有的食用油检测方法常常需要进行复杂的样品前处理,仪器设备通常也不具备便携性,无法满足现场检测的需求。同时,现有方法检测周期长(通常需要5-7个工作日),检测效率无法满足对食用油进行高效监管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研发具备便携性、高效性和准确性的食用油检测新方法势在必行。
食用油快检系统新突破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共享平台利用500兆液体核磁共振波谱仪等仪器,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化学性污染物智能化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将低场磁共振系统与先进的磁共振指纹谱技术进行有机结合,针对基于低场磁共振的食用油快检系统进行技术研发,研发出了适应我国食用油检测需要,兼备便携性、准确性和检测效率的低场磁共振快检系统。
该技术通过预先在高场上对目标样品完成高分辨率谱图比对组分和弛豫行为差异,完成脉冲序列开发和方法验证,在方法完成验证后再移植整合到低场核磁共振谱仪设备,并在整个“基于低场磁共振的食用油快检系统”开发过程中采用高场、低场数据相互验证的方案,优化改进低场核磁软硬件,确保了指纹谱快检技术在不同核磁共振平台的通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低场磁共振快检系统实现了对食用油类型和食用油掺杂掺伪的快速检测(<10分钟),检测准确率高达90%以上。成功建立了中国市场上6大类、152个品牌食用油的磁共振指纹谱数据库,为食用油品质监管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实验室利用低场磁共振快检系统在张家港海关的双盲测试中,成功识别出多个不符合国标的葵花籽油样品,为海关部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该系统已与多家单位开展试用与合作。新加坡丰益国际下属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试用该系统进行橄榄油品质检测、广东海天集团尝试利用该系统进行山茶籽油的品质检测、南京海关与学校展开该系统在蜂蜜真假鉴别方面的合作。此外,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与实验室合作开展低场核磁指纹谱在肉制品快检方面的合作研究,相关合作项目已获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科技项目支持。
2023年华东师范大学与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对快检系统进行技术推广,荣获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低场磁共振快检系统还在首届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大会上作为典型案例展示,获得了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实验室希望该系统能够在大众食品的实际检测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助力形成相关食品检测产业,规范食品生产和流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供稿单位: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
核稿人:刘雪
投稿请戳:我要投稿